滴漏式咖啡的萃取-悶蒸法

✨食農教育與永續農業實務課程☕
授課日期:20251013
​第四堂課:滴漏式咖啡的萃取-悶蒸法
​課程主題:介紹咖啡可溶性物質、咖啡的萃取率與TDS、咖啡萃取-悶蒸法
​授課老師:張漢威老師、林裕軒老師
授課​業師:張瑞宗老師、邱桂梅老師

🌟桂梅老師解構咖啡的風味奧秘,咖啡豆擁有上千萬種水溶性物質,這是咖啡與水結合後,水能轉化為咖啡的基礎。咖啡最終呈現的風味差異,正是來自於不同的萃取過程。
✨​咖啡中的水溶性物質可大致分為四大類
🔥風味的來源
​酸質類:釋放檸檬酸、蘋果酸、咖啡因及水果風味
​脂質類:難溶於水,常以乳狀物形式釋放
​類黑素:帶來堅果、香草和巧克力的豐富風味
​碳水化合物:主要貢獻甜感
​老師強調雖然咖啡豆有豐富物質,但僅有約 30% 的水溶性物質能被萃取出來。理想的目標是:萃取出其中 20% 的好風味,並盡量避免 10% 的不良風味,要達到這種理想平衡,關鍵就在於精準控制時間與研磨度。
🔥課程深入探討萃取理論
水與咖啡粉接觸越久,萃取率越高,然而,萃取並非越高越好過度萃取會產生苦澀等不良風味;反之,不足萃取則會造成酸澀,使口感薄弱。
而咖啡的萃取濃度 (TDS),則是決定風味強度的重要指標。
🔥實務操作環節
桂梅老師與瑞宗老師親自示範悶蒸法的萃取技巧,引導同學如何透過不同的萃取方式和時間控制來影響咖啡風味。同學們親自操作,實際體會時間掌握對咖啡風味所帶來的微妙且關鍵的影響,將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完美結合。

​#USR計畫 聯合食安X食農X食教實踐苗栗永續農業